如果你也喜欢去寻找古寺庙里的生活气息,那么我这位朋友老陈的连江宝林寺之行,也许能让你有一些新的体会。他在福州从事古建筑维护工作长达二十年,曾经见过许多香客如织的著名寺庙,然而在这座被山和海环绕的古老寺庙中,他重新领悟到了修行佛法和修炼内心的真正含义。
连江宝林寺在哪里?
宝林寺位于连江丹阳镇青芝山脉的内部。去年深秋,我和老陈一同前往,途中,导航将我们引至盘山公路的末端,停在一片竹林附近。我们按照当地人的指引,穿过了林中的小路,没过多久,就看见山墙和青瓦色的屋顶从雾气中显露出来,这景象确实印证了“曲径通幽处”的说法。那天,负责看守寺庙的僧人告诉我们,寺门封闭了三百年之久连江县宝林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对外开放,因此,即使是连江本地的居民,也大多只听说过它的名字。
宝林寺有什么特别?
老陈此行的目的是探访唐代遗留的木建筑。大殿中一根古老的樟木柱子吸引了他,他趴在地上仔细观察了两个小时,手指摩挲着柱底宋代修补时留下的明显痕迹,不禁感叹:如今寺庙都讲究富丽堂皇,而这儿连大雄宝殿的门板还保留着明代修补的榫卯结构。最让他内心受到冲击的是寺庙后面那口“七佛井”,井口有七个石雕龙头,分别属于不同朝代,北宋时期的青石雕刻非常精致,而清代的石雕则显得更加质朴,仿佛是一幅凝固的匠人发展历程。
为什么说宝林寺适合静心?
住的那天晚上下着小雨。晚上和寺院负责人喝茶聊天时,谈及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红寺庙体验”连江县宝林寺,负责人指着院中那棵五代银杏树说:“去年秋天叶子完全变黄的时候,有个姑娘穿着汉服在树下录像,嫌落叶落得太慢要负责人摇树。”老陈随即插嘴:“寺庙应当让人放慢脚步,好比殿边那个老香炉,烟熏火燎四百年,包浆里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第二天早上,我们跟随和尚们去上早课,木鱼的声音夹杂着雨点敲打在窗户上的声音,一瞬间好像忘记了今天是哪一天。
宝林寺求什么最灵验?
回去的时候在客厅那边报了到,翻看功德簿发现大多是写着“求功名”“求良缘”的留言。老陈却往“供奉祖先祠堂修缮费用”的账本里放了张很厚的纸条,他笑呵呵地摆摆手,说:“你瞧那些来上香的人,正盯着香炉里灰烬飘落的方向呢,哪有心思理会屋檐下风铃在响什么。”下山途中他停了下来,指向远方被彩霞映照得金黄发亮的寺庙屋顶,他说他总算搞懂了当年弘一法师为何在此驻足三个月,真正的修行并非祈求神明示现,而是要像这座古老的寺庙,在尘世纷扰中坚守善意,在时光流转中保持警醒。
老陈现在电脑里保存着宝林寺的维修设计图纸,每次见到别人都称赞这是他近些年最称心的工作成果。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他这次行动不只是更换了几块破损的窗户,更是在寺庙的钟声鼓点中,修复了被尘世生活磨损的心灵。如果你也想找个地方把凡间琐事好好过滤一番,不妨在某个山间云雾缭绕的早晨,去敲响那扇红木门框磨损的寺庙大门——也许机缘巧合,就能寻回被俗世遗忘的宁静感受。觉得老陈的讲述很有趣,就动动手指点个赞,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与这座古刹的奇妙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