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江一中度过的三年时光,是我朋友阿杰人生中最亮眼的篇章,他常常感叹,那段岁月不只是简单的学习经历,而是他奋力拼搏,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逐渐变为现实的奋斗历程。
连江一中的日子苦吗?
这件事要从2019年夏天讲起。阿杰刚进入连江一中就读,手里拿着全县前五十名的成绩证明,得意洋洋。然而,在第一次月考中,他遭遇了挫折——数学只考了47分,物理答题卡填错了位置,结果年级排名一下子滑到了三百多名之后。
下晚自习后,他常常蹲在运动场看台上面包,目光投向笃行楼那边亮着的窗户,看到自己的身影被拉得很长。那个时候,他经常感叹,说这儿的空气里都仿佛有公式,让人感到有些憋闷。
连江一中的老师真的严?
救他的那个人是数学老师老郑,他的袖口总是落满粉笔末。有一天傍晚打雷下暴雨,老郑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既没有责备也没有训斥,指着练习册上那个红杠,发出讥讽的声音说:圆的方程式不把你放在眼里?还是你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
他转过身,从那个铁皮柜中拉出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试卷,然后说,每天放学之后,要留出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会陪着一起练习。
那段时间,阿杰的草稿纸堆积如山,错题本翻得松垮垮的。有一次,老郑的女儿发高烧,他仍然陪着阿杰改完最后一道难题,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女儿已经退烧”的信息。
连江一中的同学卷吗?
高二分班选择了物化生,阿杰才算是真正跟上了这所学校的步伐。班级里的学霸们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校参加早读,课间十分钟都在探讨有机化学的反应原理。但是大家从不保守,前排的女生会把编辑好的英语作文范例分享给全班同学,后排的男生经常因为一道物理题争论不休,最终一起去小卖部各自出钱买冰棍。
阿杰心里最惦记的是教室后面的那把懒人沙发,那是全班同学一起凑钱买来的一个特别的地方。晚上学习累了,大家就轮流趴在上面休息十分钟,等醒来的时候,桌上肯定已经多放了几颗橘子——总是有些同学在暗中帮大家分享,这样就能补充维生素了。
连江一中适合普通孩子吗?
阿杰天生就不是机灵的类型,高考前三个月模拟考试,他的理科综合成绩依然没有达到两百分。他躲到图书馆的一个偏僻位置给表哥打电话,哭着表达了自己想要重新读一年的想法。
电话那头,表哥停顿了挺久,然后说:你还有印象吗,高一运动会你们班参加四百米接力连江县第一中学,中途有两个人摔倒了,但最终成绩还是拿到了第三名?江一中教给学生的,从来不是怎样跑得更快,而是摔倒之后怎样重新站起来继续奔跑。
返回家的时候,他在书桌上划了四道痕迹,内容是"不骛虚声"——那句话刻在学校入口的石头上,早先一直觉得它太俗气,那天阳光落在那些痕迹上,忽然就触动了他。
连江一中的毕业值得怀念吗?
二零二二年那个夏天,阿杰带着中南大学发给他的入学证明回到母校。刚到校门附近就碰上小卖部的女店主,她满脸笑容把一瓶饮料放进他的口袋里,"还记得吗,高二那年秋游,你抢了女同学半杯柚子汁,结果被她在西山公园追着满园跑。"
笃行楼的铃声音调依旧,余音拖得很长。毕业典礼期间,老郑临时改变讲稿内容,说道:你们现在深感烦恼的应试阶段,将来会带着喜悦回忆。并非遗忘艰辛,而是感激当初坚持下来的自己。
阿杰现在大学里学材料工程,他的微信头像还是高中毕业那天全班在状元廊拍的合影。他经常说,连江一中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升学率,而是让你明白:所谓的奇迹,就是把"我不行"这三个字连江县第一中学,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清晨黄昏,哼哧哼哧地磨成了你好。
若你问,连江一中到底是所怎样的学校?
仿佛学校入口处那株历经三百年风雨的老榕树一般,它静静伫立,却默默庇护着一批批年轻学子,在它的浓荫里,孩子们努力伸展着茁壮成长的枝条。
你的成长岁月中,有没有那个让你既迷恋又烦恼,最后却庆幸相识的地点?留言区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