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许多人都羡慕老王,他在连江县江南乡开了一家小型的布艺作坊,生活挺平静。但去年夏天,他却总是愁眉不展,每次见面就唉声叹气,说这样下去恐怕难以维持到第二年。
这件事得从2023年6月讲起。那个时间点我印象很深连江县江南乡五年规划,福州正处在梅雨时节,空气湿度特别大,感觉拧一把就能出水分。就在那天连江县江南乡五年规划,老王突然闯进我的办公室,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已经有些破旧的土地规划图,他问我:“你瞧瞧这江南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咱们厂子的这片地准备改造成生态旅游区,我这个月的设备要往何处迁移呢?”
江南乡五年规划有啥内容?那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老王打开政府网站给我看,从2023年至2027年,江南乡将着重推进三个主要方向:敖江沿岸的改造工程、特色农艺的旅游项目、古村落的维护工作。他们单位确实在乌石村的划定范围之内,属于需要迁移的工业旧址范围。
老王接下来三个月心急如焚,先是找人打听新厂房的消息,跑遍了附近连登、儒洋等村落,结果不是租金太贵,就是距离码头太远,他的布料需要从敖江码头运往福州,物流费用不能增加,这让事情变得很麻烦。最让他难受的一次是,在南塘村看中了一个旧仓库,刚付了定金,却得知那里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根本无法办理工业执照。
事情在九月乡贤会议期间有了转机,老王当时只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参加,却碰到了主管项目实施的李书记,李书记对他的手工艺品表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古村落保护中的珍贵资源,规划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非遗传承”的概念,鼓励传统工艺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这让老王意识到自己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
搬迁企业有啥扶持政策?老王回到家,研究了一夜的官方文件,越看越觉得有希望,心里很兴奋。他们这种规模的小企业,乡政府特意在文新村的农产品加工区准备了三年不用交租金的厂房,等他慢慢发展。要是他想搞个布艺体验项目,还能去申请最高五十万的扶持资金。最让他高兴的是,等原来的厂区重新装修后,他可以优先租用三百平米的地方,用来开个展示馆。
去年春节前我去了新地方看看,那里变化太大了。生产作坊挪到了正规的大楼里,设备摆放得井井有条;原来的敖江边旧房子,盖着青砖黑瓦加上木制花格窗,改成了“江南布艺体验中心”。人们可以亲手做方巾,小家伙们围着织布机吵吵嚷嚷。老王说,光寒假期间就来了两千多名客人,利润比去年增加了四成。
前些日子经过江南大道,发现新修的观江步道已经开放,许多从福州来的游客在那里摄影留念。老王的布艺店门口设了个大展示台,台面上印着红底黄字标语,内容是“依照蓝图行进,生活步步好”。他当时戴着老花镜,正指导几位阿姨制作虎头鞋,阳光穿过窗格,照在布料上,光线柔和温暖。
说实话,计划好比摆渡船,有些人只注意到必须绕行的风浪,有些人却能利用风力驶入新路线。假如你也在江南乡村工作,不妨认真看看那份五年计划,也许里面就包含着适合你的好机会。如果觉得有价值就支持一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交流,也算帮老王增加点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