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我最了解的是老陈。他四十多岁,以前是打鱼的水手,现在成了冷链仓库的负责人。老陈的经历几乎就是连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许你也想知道连江口这个城市现在的样子,不妨听听老陈的故事,可能就会明白你想知道的事情。
连江的产业有新变化吗?
2019年那个冬天,海面上刮来几十年没遇过的严寒,黄岐半岛开船的老陈彻底失去了希望。码头上堆放的几千斤苦螺都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块,看着泡沫箱里融化的深色液体,他蹲在岸边抽了整整一盒香烟。这时候,老乡老李走过来,轻轻拍着他的胳膊说:"老哥,别再死守着渔船了,晓澳那边正在建全国规模最大的鲍鱼交易市场,你要不要去瞧瞧?"
那个时期晓澳镇遍地都是建筑工地,不过整齐摆放的标准化鲍鱼养殖箱让老陈感到很新奇。更令他惊讶的是连江县有什么发展,对面的连江经济开发区那边,冷藏货车正整整齐齐地装着货物,零下六十度的超级冷库能够使鱼鳃保持鲜亮色彩长达七天时间。过去捕捞上来的海鲜只能放在泡沫箱里任其自然变化,如今从临时存放到加工处理再到空运到国外,咱们连江的海鲜产品可以像穿着礼服一样远航了。招商办的王先生手上有张规划图,他向老陈说明,那个地方将来要建成为一个能覆盖全国范围的水产交易中心。
普通百姓能赚到钱吗?
半年的时间过后,老陈在交易中心的仓库担当起了管理员的角色,并且每天跟随年轻的技师们学习如何操作温控系统,2021年的夏天,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客商来到这里进行货物查验,他指着监控设备中鲍鱼生长的详细记录,表示非常满意,于是当场就签署了为期三个月的采购合同。老陈盯着电脑上显示的资金数额连江县有什么发展,初次感受到"数字渔业"并非空谈,工厂里和他一样转行的渔民超过两百人,每月收入比驾船时稳定许多,并且能够每日返回家中,辅导孩子的功课。
去年中秋节期间,我前往连江探望,老陈极力邀请我去新开辟的“环马祖澳旅游区”游览一番。原先荒芜的浦口沙滩如今已经改建成海滨公园,一位卖鱼丸的老妇人将海鲜制作成文创雪糕,这种产品一天就能售出上千元。老陈指着敖江入海口那片浓密的翠绿红树林,对我说,过去那里都进行过填海造地,现在转变为生态旅游项目,每逢周末来访的游客数量,甚至超过了鱼汛期间出海的渔船数量。
现在去连江发展合适吗?
上个月老陈购置了江南镇"海上城"小区的新居,那是一套三室的房子。他家阳台正对着可门港,港口的起重机密密麻麻。这个深水良港如今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船停泊。码头的老林有个儿子,儿子刚通过港口物流专业的考试,还没毕业就被公司提前签约了。目前县里急需技术人才,像冷链运输、船只修理这些岗位,薪水超过万元是很常见的。"老陈说他们冷链物流园正在建二期,光叉车师傅就需要50个。
前些日子老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张照片,是他女儿在新建的"温麻历史文化馆"担任小导游的场景。照片配文提到:"过去总以为扬帆出海最为威风,如今见孩子用外语向国际友人讲述连江悠久的造船传统,才明白这片海域孕育生命的途径原来如此丰富。"
听完老陈讲述的经历,或许你会对连江产生不同看法。这个过去依靠海岸资源生存的城市,如今正凭借才智和努力开创崭新局面。你认为连江今后还会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欢迎在留言区表达你的见解,同时别忘了点个赞和收藏,把连江的动人故事传递给更多相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