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位在福建搞城乡规划的老同学阿强,深夜突然给我发了视频。镜头里的他福建省连江县山形地脉卫星图,眼下挂着明显的乌青,却兴致勃勃地指着电脑上的图像说:瞧这个卫星照片,连江县的地势,活像是条真龙盘踞的脉络!
为什么连江县的地貌被称为山形地脉?
去年十月,阿强获得了连江县乡村振兴规划的委托。起初,他采用普通的平面地图设计,却感觉方案不够生动。后来,他在福州省测绘局碰巧看到了最新的卫星遥感照片,这片土地仿佛被赋予了活力——青瓦房屋沿着山脊散落,茶园和梯田像是大地上的印记,整个地貌宛如一条从太姥山蜿蜒至大海的巨龙。
如何通过卫星图解读连江地貌特征?
阿强向我展示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的三维构造过程,黄岐半岛和粗芦岛之间的连绵丘陵在太空图像上显现出明显的条带格局,高度低于两百米的山峦大多沿着东北至西南的方向延伸福建省连江县山形地脉卫星图,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敖江汇入大海的地方,两侧的山势轮廓酷似打开的手臂,恰好构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水宝地。
连江地形对城乡建设有何影响?
这个新认识完全刷新了阿强的计划构想。去年冬天,他领着大家参照卫星影像再次勘察,了解到传统聚落都设在山势的通道之处。如今他的工程方案特别维护了当地的地貌轮廓,新修的绕山道路仿佛给青龙系上了一条美玉,既不破坏自然通道,又提高了出行便利。
上月评审会上,一位资深学者看着卫星影像表示赞叹,说你们让图上的龙活了过来,还特别高兴地发现,依照地形规划的水利设施在五月汛期效果显著,完全没有发生积水现象
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确实令人惊叹现代测量学的准确。倘若徐霞客当年能使用这类太空影像,他的《闽游日记》或许能增加三卷篇幅。各位从事城市乡村规划的人都应该保存这些资料,并且传送给有需要的同事,说不定下一个令人赞叹的设计构思就隐藏在山岭的轮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