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思考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恰好想起了老友陈老师在连江三中担任语文教师的经历。去年秋分那天他神情沮丧地来找我,说负责毕业班工作感到非常吃力,作文批改任务繁重却总是难以触及学生的核心问题。这件事后来因为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提供的一些指导,导致他班级里半年内有5名学生获得了县级征文比赛的奖项,想知道他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吗?请继续阅读下文便可知晓。
校本教研怎么做有效?
陈老师在那所乡镇学校任职已经八年了,去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期间遇到了难题:教学方案缺乏创新,每月的考试成绩始终在年级里处于中等水平。十一月份县里的教师培训机构组织了下乡指导活动,语文教学专家李主任听完他讲授的《岳阳楼记》示范课后,立即指出了他的教学问题,认为他将文言文知识讲解得过于零散,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那天下午的研讨会上,李主任亲自指导他运用"情境再现法"来规划教学步骤,比如指导学生分组模仿范仲淹被贬谪时的感受,甚至连投影要搭配的背景音乐都推荐使用古筝版的《云水禅心》。会议最后,李主任递给他一本由进修学校编撰的《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实例汇编》,书中收录了全县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
教师培训能落地吗?
今年春天刚开始,陈老师参加了进修学校举办的"名师工作坊"。她每个星期三下午都要乘坐40分钟的公交车,前往县城参加活动。他起初认为这项培训只是形式主义,后来在第二次活动中,实验小学的王老师介绍了"作文分层批改法"——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记来区分"基本错误"和"改进方向",并且当场展示了如何运用进修校制作的"作文批改软件"扫描学生作业,系统会自动指出常见的句子毛病。他回到学校后,在班级里工作了两个星期,处理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六成,同学们修改错误的态度更加踊跃,这一点在这次期中考试的作文分数上得到了直接反映,整体提高了三点五分。
普通教师如何成长提速?
陈老师受到很大启发的是五月份的师德提升活动。那个时候,培训学校邀请了退休的张校长来演讲,老先生分享了自己在1985年于海岛教学点自己动手做海鸥标本用来讲解说明文课程的经历,陈老师由此恍然大悟,意识到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身边其实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素材。他现在随身带着一个"教学创意簿",把孩子们课间玩的翻跟头活动变成写作素材搜集练习,连校门口卖烧饼的老太太的叫卖声都编入了《叫卖》这一课的课本剧里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上个月参加的市里教学创新比赛时,他利用培训中心资源库借来的虚拟现实设备,带着学生们"远程参观"了赤壁古战场,课后反馈问卷显示百分之八十三的学生表示"数学课也想要用这种办法学几何"。
陈老师这半年的显著不同,在于办公桌抽屉新增了一本"教学提升指南",里面附有培训中心各科教学指导的联系电话,页底用工整的字迹注明:"资深教师来校指导每学年四次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参与听课评课二十三次,编写了学校专用的一套教材"。不久前教育部门公布了新一期优秀教师名单,陈老师的名字被列在其中。想了解他准备考试时收集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或者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在留言区讨论,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和加入收藏,等县教师培训中心安排公开教学活动时,我会再向大家分享那些能让课堂焕然一新的实用方法。